各位老师、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学校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大会。为什么将教代会、工代会和教师工作会合并一起召开?有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学校新阶段“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和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之年。另一方面,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迫切需要全校教师、干部认真思考、科学谋划、团结奋斗、拼搏奉献。
经过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第九届教职工、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议程。大会总结了过去一年和今年以来的学校工作情况和主要成绩,客观分析了当前学校事业发展所处形势,安排部署了2024年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会后,请大家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有序推进年内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位与会代表履职尽责,认真听取并审议了学校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财务报告、法治工作报告等,听取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相关政策解读,以及一线教师座谈会相关情况。同志们聚焦学校高质量特色创新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校园民生改善等事关学校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表现出强烈的爱校情怀、荣校愿望、兴校担当,彰显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我相信,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必将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校师生,朝着现阶段建成区域一流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目标砥砺奋进。
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大会主席团,向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学校各级工会教代会组织、各位代表,以及为学校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发展为本。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召开教师工作会的意义和重要性,一是民主建设的要求;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事业要发展就要全校上下做好沟通,达成共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通才是事物取得新发展状态。这样我们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我们共同的事业。
今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会议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目标,强调要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高校来讲自身能力一定要过硬,加快建设一流学科就成为我们目前最为急迫的战略目标。4月27日,教育厅召开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坚持目标牵引,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要聚焦重点攻坚,用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聚焦大学者引育、大平台构建和大成果产出重点指标合力攻坚;要提升资金效益,坚持“以绩效给奖补”导向,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各项举措要求与学校现阶段发展困境高度契合、息息相关,学校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从“痛”到“通”,此时此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全校师生凝聚共识,认清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了解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明确每个教师的使命与责任,动员全体教师人人关注学校发展、人人参与学校改革、人人融入学科建设、人人为一流学科建设奉献力量。
我来到学校后就关注到我们学校的精神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回望学校52年办学历程,从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为国家培养化工专业人才,与化工企业联合办学,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之路;到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获批省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20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到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等。一代代工大人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艰苦从教、严谨治学、求实创新,逐步构筑起今天化工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雏形,这充分说明我们工大人是自力更生、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
当前,一流学科建设成为各高校争相提升的重要目标。从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并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是以若干一流学科为先导和引导,若干个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为标识的。国家对“双一流”建设给予了巨大的政策、资金支持,重点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引导各高校重点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只有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转化发展动能,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面对“双一流”建设异常激烈的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不慎,我们将沦为第三梯队高校,我们如负千钧、不能懈怠;面对同类高校奋勇争先的态势,我们的优势在消失、差距在拉大,我们唯恐不及、不能懈怠;面对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还未完全摆脱“守”的心态、“躺”的姿态,我们如芒在背、不能懈怠;面对广大师生的热切期待,迫切希望学校能够重返历史高位,重现历史辉煌,我们如坐针毡、不能懈怠。接过学校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我们更要继承好老一辈工大人的光荣传统,重塑学校事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弘扬“勤学实干,毕力同心,共创一流”精神状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通过一流的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产出一流的成果,回答好“教育强国、工大何为,一流大学、工大何在”时代之问。
第一,要清醒认识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建设一流学科,建什么?有两个标志,一是有一流科研,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二是有一流的教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科研和一流教学要依靠一流的学者队伍,建设一流的学者队伍取决于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充足而灵活的经费,二是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一流学科建设是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地方重大研究问题组建学科群,主干学科引领发展方向,发挥凝聚辐射作用,各学科紧密联系、协同创新。它分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和“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四个层次。目前,我们处于第四个层次的边缘徘徊。在这种学科排行和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下,学科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更体现了学校总体水平或综合实力的排名位次,进而影响生源、师资、项目、资金等各类资源的获取,并且影响学校的声誉及发展,最终影响教职工个人增值发展和福利待遇。
由此,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生存与发展有着极端的重要性。
(一)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条件何等优越、规模如何庞大,而是从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国家对社会所作的贡献。我们建校5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化工人才,在化工、医药行业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校友,他们是学校办学流动的名片,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所以,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校友和当下培养的未来校友是我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目前来看,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各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工程,我们只有抓住一流学科建设这条战略主线,才能做到高质量创新特色发展的“纲举目张”,在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中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从而统揽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我们也要明确学校里面的核心是“学”,一切都是由“学”字构成,时为学所用,钱为学所花,物为学所置,人为学者先。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就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整合学科资源,统筹和集中各类资金、资产,围绕国家战略和我省优势产业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领域,筑牢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育化工高层次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蓄势赋能。当前,学校迫切需要强化化工一流学科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提高教师的科研育人水平,促进教材建设、课程建设乃至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一流人才。
(二)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增强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途径
省财政厅对高校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综合奖补、“双一流”建设专项、捐赠收入财政配比奖励、省部共建专项等项目,对省属高校以专项和奖补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以奖补投入为主。经费更多的投向是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势特色学科,倾斜支持、重点保障,支持其高质量建设或者冲刺国家“双一流”。由此,建设“讲得出、叫得响、立得住”的一流学科是学校获取资金资源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在历史积淀当中挖潜力、找优势,把化工行业资源特色转化为一流学科建设的特色。
(三)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促进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学校评估改革方案》提出,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评估内容更聚焦服务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建设。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就是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通过加强社会服务贡献“案例”评价,强调学科建设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评价。突出体现了学科建设是不是与国家的战略需求或者是人类的探索重大需求相匹配,对我们国家的重大工程、重大型号、重大应用贡献力度,以及在与同类学科高校相比的竞争力,是否有拿得出手的指标。
作为地处长江干流的最长省份的地方高校,以及湖北省唯一的化工特色高校,我们必须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举全校之力建设一流学科,夯基础促协同,充分发挥学校在化工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特色,紧扣地区或行业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突出科研成果能有效满足政府、学术界或企业需要的价值性,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具有别人不可企及的、难以复制、模仿优势的独特性,从而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优势拓展、延伸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才能建成适应现代化工大产业的区域一流行业特色高校。
第二,学校对一流学科建设总体布局和相关考虑
对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来说,优化学科布局,就是要不断提升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的契合度,围绕国家需求确定科研方向,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对接、联动,实现产学研用的全面协同发展。同时,还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旗帜鲜明地鼓励和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和顽强攻关。我们作为省属化工行业高校如何抓住机遇,加快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确立了党委领导一流学科建设的决策机制,全面统筹整体设计和资源分配,进一步增强一流学科建设的决策力、领导力,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结合学校实际和前期调研,我们建设一流学科就是要打破校园的物理边界和学科的学术边界,面向企业、行业和产业拓宽学科视野和范围,不断跨界整合资源和力量,协调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分配、考核评价等各方面,立足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的契合点确定学科建设目标方向、策略任务,围绕提供战略服务来分配资源,加强政策协同,提高建设效率。
(一)明确学科定位,对接区域发展特色
“双一流”建设不局限于原有的“985”“211”高校,各级各类学校都可以出圈,需要我们合理分析定位办学特色,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劣势和弱点,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多年来,学校已经形成了化学、矿业、材料、医药、环境、生态、安全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化工”特色学科群,依托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和人文社会科学四大学科群及学科增长极的学科建设格局。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再行业化办学”新发展阶段,我们有的优势还需要继续保持,还要兼顾行业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结合自身化工行业办学背景,着手当前,密切融合我省能源化工万亿级产业,深度融入长江大保护战略,全面融通磷石膏综合利用,布局产业前沿技术发展与人才的储备,也要着眼未来,面向行业、面向未来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满足区域企业急需的人才需求,凝练面向重大科学前沿、重大国家需求、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卡脖子重大科学工程的学科方向,实现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
(二)立足一流学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国家在学科建设上一贯秉持扶优扶特的原则,政策和资源投入持续向优势学科倾斜,如果学校优势学科缺乏持续的增长力,以学校现有的资源势必挤占其他学科发展空间,将破坏了学校整个学科生态系统,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走创新发展、集中突破之路,也就是一流学科建设既是发挥引领作用,又是反哺其他学科共同发展,促进各学科和谐共生。目前,学校本着对各类学科同等尊重的原则,立足化学工程与技术优势学科(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挖掘特色学科,形成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学科发展模式。着力破解各学院、学科的科学研究、课程教学、实验室等各自为政的局面,避免造成学校资源闲置浪费。因此,总体想法是要打破学科组织壁垒,加强学科间、学院间的沟通交流,搭建校内交流平台,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交流畅通和常态化,促进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
(三)强化人才引育,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高层次人才、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高层次人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成长起来的,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财力栽培,是一个投资周期长、收益见效滞后的工程,我们既要重视“输血移植”挖人才,采取高效、直接的引进办法,也要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对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力度。现阶段,主要做法是充分利用国家和我省相关人才政策,继续完善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制度,根据学科建设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不仅要考察人才的真实专业水平,还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考评,提高人才引进的质量。同时,结合现有队伍现状与重点研究方向,以团队建设为目标进行人员补充,避免研究力量过于分散,人才的无序流动。充分发挥学科方向带头人和二级、三级教授的作用,合理布局学科梯队,创造条件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博士后队伍建设,切实形成人才的“蓄水池”和“后备军”。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补充海外优秀人才。
(四)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平台科研产出效率
科研平台是实现学校有组织科研的重要载体,在平台建设上,要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围绕需求和攻关任务加强培育布局。着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建共享,整合有限物理空间,推动平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正在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通过高层次平台来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重点围绕一流学科建设,优化校院两级科研平台管理体系,支持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紧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同时,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先进地区和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建立以技术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校、院、园、人一体化发展,拓宽平台资源辐射,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孵化—中试—产业化”行业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圈,放大平台带动效应。
(五)完善治理体系,打造开放包容学科环境
对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学校在不同程度面临着制度权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科学贯彻规章制度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院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升、管理体制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行政部门和学院的管理服务效率还有待提高等方面问题。亟需从学校层面出发,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科研激励机制、绩效分配机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创新组织管理机制,促进各部门加强沟通合作,引导师生加强学术研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增强对所属学科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凝聚力量共同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已经制定了“校院一心、院部一体、院际协同”运行机制,各学院部门要充分运用好吹哨单、督办单、协同单和请示报告单,增强沟通协调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在建设一流学科的意识、观念、思想、精神、价值等方面形成长期稳定的学科文化,保持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基本、最持久的优势。
第三,加快一流学科建设若干重大措施
学校党委持续深化管党治校政治责任,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先后开展了“1+6”专项工作调研,教学、学生、教师、人才、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专项调研,一线教师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入找出问题不足,形成了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对策,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布局、条件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着力破解影响制约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通过组建本科生院,强化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和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认真做好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围绕专业建设抓教学建设,将专业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建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布局国家教学成果奖。强化有组织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在教学资源紧张、教学经费不充裕的情况下,将教学经费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见到效益,实施专业建设、专业评估、招生计划分配的“一体化”调整。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教师水平能力提升培训等。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独立设置人才工作办公室,统筹全校高层次人才工作。遴选重点培育对象,结合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岗位聘用考核等,对照国家级人才评审标准和要求,实施“一人一策”,查漏补缺,力争培育一批国家级人才。加大对一流学科、申博学科、化工学部的人才引进力度,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行非均衡性发展策略,高端人才、特殊人才可不受指标限制。用招商的理念引才育才,明确学院党委书记是人才引进的第一人。围绕一流学科、主干学科,重新梳理整合现有团队,团队研究方向须与学科方向吻合,新进人才必须融入团队,研究方向必须与所在学科、所在团队保持一致。
(三)持续优化学科布局方面。组建化工学部,成立学部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一流学科建设相关学院和重点科研平台的资源配置(人、财、物理空间等),凝练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方向。重点建设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为主体的优势学科(群),按照一院一重点学科、一院一重点平台,平台支撑学科、学科服务行业的思路,推进学科服务产业,学院服务企业。构建学校学院学科一体发展的治理架构,形成人人进学科,人人进学科主流方向,人人进创新团队(课程教学团队)的格局。
(四)着力开展有组织科研方面。整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平台资源,凝练研究方向,成立绿色化工新技术研究院。严格落实科研平台管理办法,设立校内创新引导基金项目,优化调整重大科研奖励方案,从政策上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的不同特点,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科发院根据教师科研需求有组织开展政府企业对接工作,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支持。拓展科研奖项申报渠道,通过中国石化联合等行业协会突破国家级奖项。推进国防科技创新,争取拿到军委科技委和国防科技工业部门重大支持项目。
(五)持续拓展办学资源方面。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从财政拨款、教学经费、科研经费、政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捐赠经费等方面,积极探索办学资源拓展路径和方法,增强经费自筹能力。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对接省直属单位相应部门处室,主动沟通、了解政策、争取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的预算管理机制、院系自主规划的预算统筹机制,建立实验室有偿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推行水电收费、公共区域水电节约管理制度。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推进南区6、7号宿舍楼建设,持续改善办学空间,办学条件和环境。
(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调整优化年度目标任务绩效考核及分配办法,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和标志性项目完成情况,以绩效考核为核心、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手段、以有效监督为途径规范管理权力运行,形成“目标—任务—资源—绩效”全贯通的闭环管理模式,持续激发校内各单位发展活力。理清学校原有的各类机构和人员职能职责,建立职能明确、设置合理、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学院管理体制,合理、清晰划分校院责权关系,规范学院管理,增强学院自主办学能力。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进“挂图督办”,形成全过程抓落实的闭环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决策部署压力传导和责任落实层层递减问题。
同时,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把关定向,增强推动一流学科建设的引领力。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化党建与业务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构建党建与业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严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抓好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健全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工作制度。坚持把学习成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战略机遇,瞄准发展目标。推进党建特色工作申报、基础工作抽样检查的考评机制,打造“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党组织设置和活动向重大科研项目团队、交叉学科团队等新领域延伸,有效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抓基层、强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指导和帮助基层党组织找准党建工作的难点、重点和热点,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着力点、结合点和落脚点,推动各项融合举措具体化、实践化、常态化。全力推进博士点增列、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核心指标达标攻坚战、标志性成果产出攻坚战、特色优势平台建设攻坚战和拓展资源汇聚攻坚战。围绕师生普遍关注的绩效分配、职称评审等方面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提供精准服务。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融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切实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
(三)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完成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工作,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科学选人用人,锤炼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做好对青年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用特色“一站式”学生社区铸魂育人,不断擦亮党建工作的底色和亮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线上线下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责任,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舆情监测与研判,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加强民族和宗教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以及发挥群团组织自身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汇聚智慧、凝聚力量。
(四)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组织书记要扛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其他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推进落实。各单位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聚力聚焦标志性项目和年度重点工作加强日常督查检查,指导、督促抓好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约束,做好警示教育,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洁风险防控,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入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老师们、同志们,学校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基石,学校的发展会带动促进教师充分、主动地发展。教师的发展助力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的发展会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老师们、同志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面对国家和我省对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开工即决战的果敢勇气和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校各项任务,跑好历史接力赛中自己这一棒,在服务教育强国和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发出工大声音,贡献工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