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的奠基之年。一年来,校党委、校行政带领全校教职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为重点,以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以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保障,努力铸锻“理想信念之魂”,续写“发展奋进之笔”,筑牢“长治久安之基”,激发“智慧力量之源”,在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征程中再上新台阶。
一、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1.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出台《中共武汉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方案》,将政治标准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制定2020年党建责任清单,将清单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压实二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25个二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全覆盖,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推动教师党支部政治功能强化,把好教育教学第一道政治关。加强对统战、群团组织的领导,深化学团改革,强化政治引领,突出政治功能。
2.理论武装进一步夯实
严格执行“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校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64次,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6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举办2020年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辅导培训。成立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通过邀请校外专家辅导、校领导深入各二级党组织宣讲等形式全方位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全校共计开展理论宣讲11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走深走心走实。“学习强国”APP平台网上学习成效明显,“青年大学习”参学率位居省属高校前三。
3.组织建设进一步深化
落实“支部建设年”实施方案,推行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完成3个国家级“样板支部”的中期考核和验收工作,培育创建首批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5个、“样板支部”10个。完成25个基层党组织换届。出台《组织员管理办法(试行)》,选拔13名党员教师担任二级学院专职组织员。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发展党员1419名。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准,完成年度中层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47名中层干部试用期满考核以及36名科级干部晋级工作。组织分党委书记和党群部门负责人赴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选派2名校领导和9名中层正职参加省委党校学习,选派1名中层正职参加中央团校学习。学校连续7年荣获湖北省“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单位。
4.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增强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管控,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声音、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活动,校党委书记带头讲授战“疫”微党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重点教材全部选用“马工程”教材。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上刊发理论性文章3篇,《学习强国》《湖北日报》宣传报道学校先进事迹28篇。大力弘扬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美德颂》《工大,听我说谢谢你》等20件原创作品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原创歌曲荣获2020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组织召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谋划部署学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表彰一批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编印《舆情简报》40期,开展校园APP专项清理。荣获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荣誉称号。
5.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精神,制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扎实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宣教月活动,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强化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加强对党的政治建设情况、疫情防控、主题教育问题整改、扶贫等工作的监督。不断深化“三转”,积极探索一体推进“三不”,认真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抓早、抓小、抓“关键少数”等工作上下功夫。组织领导干部赴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组织2242名教职工开展党纪法规知识线上测试。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主动约谈52人次,谈话提醒4人,通报1人,函询2人,诫勉1人,依纪依规开除党籍处分1人,对2名受党纪处分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回访教育。完成36名离任中层干部审计工作。受理信访举报30件次,同比下降36%。处理信访件91件,全部按期办结。配合省审计厅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并抓好反馈问题的整改督办。
6.统战群团力量进一步发挥
加强知联会、欧美同学会等组织建设。统战创新成果获省委统战部三等奖。组织召开第八届教职工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共征集提案33件。组织开展“巾帼十佳”、“优秀女教职工”、工会先进集体、优秀工会干部及工会积极分子评选活动,选树先进典型。举办校友联谊活动,充分发挥校友文化在育人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召开第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开展28期“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团日活动。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参加“投身战疫、志愿有我”返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院校两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一社团荣获全国高校百强创业社团。全年累计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1075场,累计24万余人次参与。学校荣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7.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与省市区街道联系对接,构建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制定并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8”春季开学工作方案、“1+13”疫情防控处置预案、“1+20”毕业生返校工作方案,构建起校内外联防联控、校院两级齐抓共管、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四类人员”及家属、困难教职工、困难学生的生活帮扶。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举行抗疫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32个、先进个人339人。获武汉市“抗疫先进个人”表彰1人。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工程大社区率先被命名为洪山区无疫情社区,防疫工作得到肖菊华副省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等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先后被人民网、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8.勇扛战贫防汛政治责任
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支持精准扶贫点太平口村新农村建设和防汛工作23万元,开展入户对口帮扶慰问2.7万元,驻村扶贫工作队获评赤壁市优秀工作队。与对口扶贫地区来凤县开展“爱心消费”扶贫135万元,支持来凤一中“班班通”建设30万元,获评来凤县“消费扶贫支持单位”。表彰扶贫集体3个、个人5名。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定防汛工作方案、预案及巡堤查险工作须知,组织全校47个单位(部门)436名教职工巡堤查险35天,累计巡堤3000余次,圆满完成武金堤段防汛抗洪任务。加强校内防洪抗涝排查督查,切实做好校内防汛工作。
二、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9.立德树人更有成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五育并举”,着力构建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思政公选课《加油中国》主讲。按照“三全育人”“五个思政”“五帮五促”要求,持续推进“六个一”德育工作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心理健康“4454”型教育模式,构建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大力开展学风建设,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举办“思源·引路人”校友论坛6场。组织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获批教育厅学生工作精品项目8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1名学子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名学子获评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2名学子获评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3名学子获评湖北省第六届“长江学子”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
10.人才培养更显质量
将立德树人、创新创业、互联网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尝试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教学平台建设。统筹开展网上教学,开设课程1223门,线上听课学生达230万人次,实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本科普通文理类全部实现一本招生,投档线稳中有进,招收本科生5070人、研究生1777人、国际留学本科生48名、硕士留学研究生5名。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7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完成5个本科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申报工作。获评首批“国家级金课”4门。“创业基础”课程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科学采集本科教学数据,全面监测教学质量状态。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分类改革。规范留学生教学管理,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增长明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复审通过。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800余项,荣获全国大学生桥牌网络挑战赛女子团体冠军。有序组织毕业生“云”答辩、“云”复试,积极搭建“云”就业平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86.69%,其中升学率、高质量就业率再创新高,分别达28.02%、42.55%。毕业研究生就业率93.83%,其中高质量就业率达55%。
11.学科引领更加凸显
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评估、博士点申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彰显学科特色、查找学科短板。积极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地方共建新型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召开化工矿业“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期评估会,评估结论为“优秀”。推进博士授权点建设,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已通过省级评审。新增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稳步推进ESI全球前1%建设规划,化学、材料学和工程学潜力值排名稳步提升,化学ESI排名达到全球前8‰。ESI高被引论文102篇,位居省属高校第一。扎实做好13个一级学科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团队中期考核工作。
12.师资队伍更具活力
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月活动。评选表彰2017-2019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及离退休教职工荣休仪式。围绕学科方向,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全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7人,其中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湖北省“楚天学子”1人、校学科带头人1人、第五层次优秀人才12人。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专项津贴1人,获批“楚天学者计划”8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项目13人,获批省属高校青年教师出国项目1人。推荐5人申报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并获批。完成“高端人才培育”11人期满考核工作。推进职员岗位评聘,共评聘五、六、七、八级职员26人。首次参加全国博士后流动站审核评估并获评良好。全年共有8名博士后进站研修。举办各类教师发展培训50余场,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组织123名新进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系列培训课程。青年教师荣获第五届全国青教赛工科组二等奖,辅导员获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13.科技创新更加出彩
以基础研究为支撑,引领科技创新上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功入选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通过了国家技术转移机构考核,结果良好。获批智能产线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18个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全年承担省部级项目93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338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科基金38项,直接经费达到1364万元;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在语言类社科基金项目上取得零的突破。组织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抗疫,获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拨经费达641万元。校本部完成科研进账1.03亿元,其中纵向科研进账4552.6万元、横向科研进账5709万元、军工项目进账798万元。研究设计院总收入1.22亿元,其中科研产业收入6825万元、技术服务收入5421万元。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项21项,其中以第一单位获批湖北省科技奖8项,创历史新高。全校SCI、SSCI检索收录论文848篇。其中SCI一区论文134篇、二区论文261篇。申请发明专利336件,授权发明专利145件,完成专利转让91件。全年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达到3840万元。2020自然指数全国排名145,省属高校排名第二。《武汉工程大学学报》获批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获得专项基金资助。
14.国际合作更加宽广
获批湖北省“磷矿绿色高效利用”引智创新示范基地(“111”基地),获批科技部外国专家项目1项、省科技厅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项目2项。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首批学生108人。不断推进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2+2”硕博联合培养项目,成功签署两校“先进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协议。获批4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与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匈牙利、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11所大学新签订《合作协议》及《合作备忘录》12份。
15.开放办学更加深入
建成武汉工程大学重庆研究院,到账专项经费300万元。积极推进省内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布局。加强与黄石市、百度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等20余个政府机构、企业、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引资纳源。与华为、金山、烽火科技、中科汇联等公司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33个。选派科技副总17人,专家院士企业行专家20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举办第五届机器人与控制、生态文明、中澳法学论坛等学术会议10余场。
三、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治理效能不断彰显
16.顶层设计更加宏阔
举办高等教育论坛,大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调研会23场、召开研讨会10余场,完成“十四五”总体规划及8个专项规划草案编制。以“两院一园”一体化建设为目标,稳步推进研究设计院改革。根据教育部新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完成流芳校区南区规划调整。成立工作专班,积极推进与东湖高新区共建图书馆、体育馆。进一步优化目标管理考评体系。
17.依法治校深入推进
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领导决策机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修订校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规范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合同管理办法,严格合同立项审批,共办理各类合同1135项,其中重大合同50项,重要合同179项。制定学校战略咨询委员会章程,组织遴选学校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建立健全学校咨询议事决策机制。建立法律顾问服务清单,全年送法律顾问审核的重要、重大合同及规范性文件共计116项。邀请法律顾问来校开展现场法律咨询12次,处理诉讼案件8起,开展国家宪法日宣教等普法专题宣传8次。
18.制度体系愈加完善
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清理,按照育人、学科专业、分类办学、教育评价、内部治理分类,重新梳理构建了学校规章制度架构,逐步完善以大学章程为基本框架的制度体系。全年废除文件18项,出台《武汉工程大学印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45项。按照责任体系、治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将学校原有63个非常设机构调整为46个。
19.资源统筹更加高效
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构建校院两级资产管理体系,全面清理和核查学校资产。出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8个。完成全校20个教学科研单位和26个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公用房清理数据统计,有序稳妥推进不合规用房清理,清查职工宿舍387间、家属区套房103套。调配实验室等公用房16间,面积1100余平方米。保障引进人才、马院建设、教控平台、军工项目、校园网无线覆盖等用房需求。新组建学校国防科研中心。完成合同节水管理二期项目,实现节水129万吨,节水效益319万元。优化招标采购治理体系建设,完成货物采购1.16亿元,工程招标采购1.65亿元,服务采购3739.27万元。
四、持续优化服务保障,育人环境和谐稳定
20.管理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重一大”事项经党委常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学校决策部署的执行与督办,下发决议单147个,做好17项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指示批示、转办事项的督查落实,提升了治理效能。起草各类讲话稿、学校工作报告40万字,处理校内公文195篇、公函150余个。收取、督办机要件840余件、流转次数2100余次,收发、处理校外来文220余件。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建设。做好省市领导、合作单位、兄弟院校来访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推进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前完成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一级单位建设目标。
21.财务保障更加有力
拓展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全年积极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双一流”专项资金、综合奖补资金、捐赠配比资金、中央财政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共计1.43亿元;申请并执行专项债券资金1.3亿元。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获批并报国家发改委立项,争取中央预算资金1亿元。签订社会捐赠协议资金4200万元,到账金额2239万元,完成财政配比资金4860万元。国有资产出租收取租金688万元。大力推进设备、基建、维修等重大项目资金预算执行。完成“双一流”建设成效调研报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教育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完成超百万项目清单及招标控制价审计18项,送审金额1.7亿元;完成工程竣工结算审计171项,送审金额4055.83万元。
22.办学条件有效改善
完成标准化考场改造和智慧化教室建设。教辅9号楼建设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主体结构获得省优质工程。教育教学综合楼顺利开工。研究生公寓、单身教职工宿舍项目取得投资备案证,并完成初步设计。流芳校区西北区还建运动场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两校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竣工验收。完成了武昌校区道路刷黑,两校区路灯亮化,博士后宿舍、两校区部分学生食堂和宿舍装修改造,以及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物研究实验室、工业催化联合实验室、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领创大楼“111引智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装修改造。流芳一食堂被评为市A级食堂。订购中外文图书32367册、电子资源22种。
23.数字校园更加快捷
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完成网络出口宽带实现紧急扩容和新邮件系统建设,保障在线科研、教学、办公网络高速畅达。部署测温通道33套,实现人脸抓拍和自动测温功能,为复课复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预警、排查、追溯等技术保障。推进智慧学工、宿舍管理、迎新及标准化考场建设。教务、学生、人事、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升级改版,运行良好。大力推动网络安全建设,顺利完成网络安全二期项目建设。
24.平安校园更加稳固
深入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责任链条。联合街道办和城管部门开展4次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新增视频监控点68个。全年有效警情35起,同比下降54.5%。利用多种活动形式和载体加强对师生宗教信仰的教育引导。加强杜绝非法校园贷的防范引导教育工作。举办消防知识培训27场次、疏散逃生演习4场,安全教育覆盖率达100%。完成校园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建设,新增停车位53个。完成武昌校区三教楼、流芳校区七教辅楼楼顶防护网安装和1-8栋教辅楼顶层钢化玻璃逃生门安装改造工程。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推行优秀实验室挂牌示范。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抓好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关键节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学校荣获“2017-2019年度湖北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获评湖北省2019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优胜单位和武汉市2019-2020年度平安校园创建十佳示范单位。
25.师生获得感更加充实
优化绩效分配体系,完成了教职工收入稳步增长的目标,切实提高了教职工福利待遇。政策性提升退休教职工退休待遇,完善退休教职工的精准管理和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入库准备工作。精心做好社区服务和户政服务工作。加强水电、饮食、物业、交通、教室、图书、医疗、幼儿园保障工作。完成新进教师住房补贴、租房补贴、购置设备等事项。完成全校教职工体检、工会福利发放等工作。为教职工送去节日慰问物资71万余元,为51人次困难教职工发放慰问金6万元。为1106名教职工发放住房货币化补贴1455万元。为本科生发放各类奖励资助4397.66万元,为研究生发放各类奖励资助5000多万元。
2020年,全校师生员工攻坚克难、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确保了年度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学校事业发展的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提升,呈现出向上向好的良性发展态势。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新要求,对照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在多个领域还存在差距和不足,高等教育共性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需进一步破解,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短板,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仍需增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仍需深化,师生幸福感获得感还要持续增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综合改革赓续奋进之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贯彻质量强校、人才强校、特色强校、创新强校、文化强校战略举措,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