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制度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清单 | 信息公开年报 
信息公开清单
 基本信息
 招生考试信息
 财务、资产及收费信息
 人事师资信息
 教学质量信息
 学生管理服务信息
 学风建设信息
 学位、学科信息
 对外交流与合作信息
 其他
 校内重要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公开清单>>招生考试信息>>(九)学院、学科及专业简介>>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2025-06-17 11:21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源于成立于1982年的学校电子计算机教研室,1997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入选湖北省第四批高校改革试点学院,2019年学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北省创新发展的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的教育教学改革,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现有学生2900余人,其中本科生2400余人,研究生400余人。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7个本科专业,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软件工程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湖北省一专业建设计划。软件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训计划”。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依托“湖北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智能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教学平台,以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工科教学团队”为核心,不断深入推进“新工科”改革,教育教学成效显著。《人工智能》教材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等教育类);学院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新工科建设项目5项。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理念,联合ntel、华为、商汤等企业共建百度云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教学实践平台12个,与华为公司联合成立华为ICT学院和“鲲鹏&屏腾产融合育人基地”。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群。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领域),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工业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自设)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教授17人、副教授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1人。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湖北省教育厅人才计划、武汉工程大学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等。

学院现有“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产线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2个,拥有“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省级科研团队2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近五年,学院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2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SCI、El、ISTP检索高水平科研论文400余篇,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500余项,科研经费达到8000余万元,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培养质量高。培育省属高校唯一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代表名录研究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湖北省“百生讲坛”铜牌主讲人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组建了湖北省第一支机器人足球队,从2002年起,累计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14项、亚军13项、季军13项;在国内比赛获得冠军45项、亚军42项、季军55项。学生在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屡获大奖,近三年在“挑战杯”“蓝桥杯”“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项600余项、省级奖励1200余项,作为湖北省唯——支参赛队伍,在全球ICT总决赛中获得全球二等奖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均呈现出高水平稳定态势,学生签约大厂以及考取国内外一流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比例逐步提高。


关闭窗口
 
 

武汉工程大学信息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