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与制药学院始设于1972年的化学工程系,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教学科研实力最强、特色最鲜明的学院之一。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汇聚领军人才、打造一流学科、产出重大成果、培育精英学子”。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院3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药物制剂)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工的支撑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平台6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获批湖北省现代化工产业学院,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科建设实力强劲。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学校最早博士学位授予学科,拥有“本硕博”一体化全贯通培养机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建有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2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拥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有力支撑了学科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学院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协同攻关解决绿色化工、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卡脖子”难题,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强化了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近5年,学院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并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院将“人才兴院”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形成层次合理、富有活力的学科学术梯队和专业人才培养组织体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51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部级人才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5人,拥有海外或境外学习经历教师56人。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扎实推进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设了主辅修专业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侯德榜”“卓越工程师”等改革实验班。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荣获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湖北省“自强之星”“长江学子”等荣誉,1名学子荣登《人民日报》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学生代表名录。学院学生就业率连续三年稳居全校第一,本科生、研究生升学率位于学校前列。有一大批优秀学子保送或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及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大批毕业生被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知名化工医药企业录用。据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统计,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校友。学院众多优秀毕业生成长为领导干部、知名学者、企业家、技术专家,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